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用于将储气罐安装于车辆底盘的支撑梁上,所述储气罐安装结构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所述下支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一端用于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梁;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扣合,以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储气罐的容纳空间,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可见,本实施例的储气罐安装结构的便利性高,安装储气罐时所花费的时间短,并且,可以避免在安装储气罐时对储气罐造成损伤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公开号:CN214332314U
申请号:CN202022493382.XU
申请日:2020-11-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赵红蕾;张英富;徐波;刘跃鹏;王金珠;尚玉伟;张洋;曹梦颖;高延婷;张美慧;王建军;方丽雅
申请人:Great Wall Motor Co Ltd;
IPC主号:F17C13-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及车辆。
[n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对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还对整车的通过性和越野性的要求更加强烈,为了满足此需求,空气悬架系统在车辆底盘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储气罐在空气悬架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n0003] 通常,储气罐上焊接有多个安装支架,通过将多个支架焊接在车辆底盘上来固定储气罐,然而,由于储气罐的材质一般为铝,铝的热导系数和比热容很大,焊接的难度较大,安装储气罐花费的时间较长,并且,焊接过程中容易造成焊穿而导致储气罐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n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及车辆,以解决安装储气罐花费时间较长以及储气罐安装过程中容易损坏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n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n0006] 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用于将储气罐安装于车辆底盘的支撑梁上,所述储气罐安装结构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
[n0007] 所述下支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一端用于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梁;
[n0008] 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扣合,以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储气罐的容纳空间,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连接。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从一端到另一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第一圆弧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上支架从一端到另一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圆弧部和第三连接部;
[n0010] 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梁;
[n0011] 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扣合,所述第二圆弧部与所述第一圆弧部形成与所述储气罐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圆弧部之间,且与所述固定部呈夹角设置;
[n0013] 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扣合,所述第二圆弧部与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一圆弧部形成与所述储气罐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纳空间。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圆弧过渡部,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部处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焊接连接。
[n001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弧部靠近所述第二圆弧部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圆弧部相适配;
[n0016] 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形状与所述固定部相适配;
[n0017] 所述第二圆弧部靠近所述第一圆弧部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圆弧部相适配。
[n001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第三弹性件的材质为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n0019]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铰接;
[n0020] 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上支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n0021] 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以连接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
[n0022]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梁。
[n0023]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背向所述下支架的方向延伸。
[n0024]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n002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储气罐安装结构用于将储气罐安装于车辆底盘的支撑梁上,储气罐安装结构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通过将下支架的一端与支撑梁固定连接,将上支架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上,然后,将上支架与下支架扣合,这样,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可以形成安装储气罐的容纳空间,在储气罐放置于容纳空间后,再将上支架的另一端与下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即完成了储气罐的安装。可见,本实施例的储气罐安装结构的便利性高,安装储气罐时所花费的时间短,并且,可以避免在安装储气罐时对储气罐造成损伤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n0026]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将储气罐安装在车辆底盘上时花费时间较长,以及,储气罐安装过程中容易损坏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
[n002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n0028]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
[n0029] 所述车辆与上述储气罐安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n0030]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n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将储气罐安装于车辆的支撑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n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安装于车辆的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
[n003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34]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中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n0035]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中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n0036]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中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37] 附图标记说明:
[n0038] 10-储气罐,20-支撑梁,30-下支架,40-上支架,201-端板,202-侧板,203-翻板,301-固定部,302-支撑部,303-第一圆弧部,304-第一连接部,305-第一圆弧过渡部,306-加强筋,307-第二圆弧过渡部,401-第二连接部,402-第二圆弧部,403-第三连接部,404-第一翻边,405-第二翻边,3031-第一弹性件,3011-第二弹性件,3041-第一安装孔,4021-第三弹性件,4031-第二安装孔,4011-第三安装孔。
[n003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n0040]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n00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用于将储气罐安装于车辆底盘的支撑梁上,所述储气罐安装结构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所述下支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的一端用于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梁;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扣合,以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储气罐的容纳空间,所述上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的另一端连接。
[n004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气罐安装结构,通过将下支架的一端与支撑梁固定连接,将上支架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上,然后,将上支架与下支架扣合,这样,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可以形成安装储气罐的容纳空间,在储气罐放置于容纳空间后,再将上支架的另一端与下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即完成了储气罐的安装。可见,本实施例的储气罐安装结构的便利性高,安装储气罐时所花费的时间短,并且,可以避免在安装储气罐时对储气罐造成损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n0043] 具体而言,参照图1至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将储气罐10安装于车辆的支撑梁20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安装于车辆的支撑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储气罐安装结构包括下支架30和上支架40,实际应用中,储气罐10的形状为圆柱体,下支架30与储气罐10的下侧壁的形状相适配,上支架40与储气罐10的上侧壁的形状相适配。这样,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扣合后,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之间形成放置储气罐10的容纳空间。采用储气罐安装结构安装储气罐10的具体安装过程为:先将下支架30的一端固定于支撑梁20上,将储气罐10放置于下支架30上,然后,将上支架40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20上,上支架40的另一端扣合于下支架30的另一端上,最后,将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连接于一起,即可以完成储气罐10的安装。
[n004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储气罐10优先选用圆柱形储气罐,对于储气罐的具体形状,本实施例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实际应用中,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随储气罐10的具体形状设计即可,下文以圆柱形储气罐为例进行说明。
[n0045] 在实际应用中,车辆底盘上一般设置有安装汽车备用轮胎的支撑梁(备胎梁),本实施例利用现有的支撑梁20结构,将储气罐10安装于该支撑梁20上。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梁20包括依次连接的端板201、侧板202和翻板203,端板201与翻板203平行,且与侧板202垂直,侧板202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端板201设置于第一侧(右侧),翻板203设置于第二侧(左侧)。下支架30位于翻板203的上部,下支架30的一端(图中所示的右端)与侧板202固定连接,上支架40的一端(图中所示的右端)与端板201可拆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节省经济成本,储气罐10通过储气罐安装结构安装于支撑梁20上,如果车辆底盘上有与支撑梁20结构相同或者相似的结构,也可以将储气罐10安装于此处,储气罐10的具体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还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示出的支撑梁20结构仅为一种优选的结构,并不是唯一的结构,支撑梁20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可以不做限定,具体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储气罐安装结构随支撑梁20的结构灵活设定。
[n0046] 在实际应用中,支撑梁20的翻板203还可以对储气罐1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可以增强储气罐安装结构的强度,增强储气罐安装的稳定性。由于储气罐10比较长,一般可以通过多个储气罐安装结构将储气罐10安装于支撑梁20上,以提高储气罐10的安装稳定性和支撑力。对于储气罐安装结构的具体设置数目,本实施例可以不做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两个储气罐安装结构将储气罐10安装于支撑梁20上。
[n004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中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中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5所示,下支架30从一端到另一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301、第一圆弧部303和第一连接部304,上支架40从一端到另一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01、第二圆弧部402和第三连接部403;固定部301用于与支撑梁2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401用于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20;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扣合,第二圆弧部402与第一圆弧部303形成与储气罐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纳空间,第三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部304连接。
[n0048] 具体而言,在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扣合后,为了使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之间可以形成与圆柱形储气罐相适配的容纳空间,本实施例的下支架30从右端到左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301、第一圆弧部303和第一连接部304,上支架40从右端到左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01、第二圆弧部402和第三连接部402,其中,第一圆弧部303随圆柱形储气罐的下侧壁的形状进行设计,第二圆弧部402随圆柱形储气罐的上侧壁的形状进行设计。
[n0049] 在安装储气罐的过程中,先将下支架30的固定部301焊接于支撑梁20的侧板202上,并且第一圆弧部303部分搭接于支撑梁20的翻板203上,然后,将储气罐10放置于下支架30和翻板203上,再将上支架40的第二连接部401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20的端板201上,上支架40的第三连接部403扣合于下支架30的第一连接部304上,最后,将第三连接部403与第一连接部304连接于一起,即可以完成圆柱形储气罐的安装。
[n0050] 进一步的,如图3和4所示,下支架30还包括支撑部302,支撑部302位于固定部301与第一圆弧部303之间,且与固定部301呈夹角设置;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扣合,第二圆弧部402与固定部301、支撑部302和第一圆弧部303形成与储气罐10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纳空间。
[n0051] 具体而言,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为了充分利用支撑梁20的结构,以及使下支架30与圆柱形储气罐的下壁的形状相适配,本实施例的下支架30还包括支撑部302,支撑部302位于固定部301与第一圆弧部303之间,并且,支撑部302与固定部301之间设置有夹角,由于支撑梁20的侧板202与翻板203的垂直,因此,本实施例将支撑部302与固定部301之间的夹角为90度,也就是说,支撑部302与固定部301之间的夹角与侧板202与翻板203之间的夹角一致即可,本实施例对支撑部302与固定部301之间的夹角可以不做限定。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扣合后,第二圆弧部402与固定部301、支撑部302和第一圆弧部303形成了与储气罐10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纳空间。
[n0052]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下支架30位于翻板203上部,固定部301与支撑部302垂直,且焊接于侧板202上,支撑部302的部分焊接于翻板203上,第一连接部304与支撑部302平行,并且,第一连接部304高于翻板203,第一连接部304、第一圆弧部303和支撑部302的另一部分悬空,第一圆弧303凹陷于第一连接部304,由于第一连接部304高于支撑部302,第一圆弧部303的弧度从左端向右端逐渐减小。
[n0053]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上支架40的第二连接部401与第三连接部403平行,由于支撑梁20的端板201高于翻板203,因此,第二连接部401与翻板203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三连接部403与翻板203的垂直距离。第二圆弧部402位于第二连接部401与第三连接部403之间,第二圆弧部402相对翻板203为凸出的圆弧部,第二圆弧部402的形状类似于拱形的形状,且与圆柱形储气罐的上侧壁的形状相适配。
[n0054]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支撑部302与固定部301的连接处设置有圆弧过渡部305,圆弧过渡部305处焊接有加强筋306,加强筋306分别与固定部301和支撑部302焊接连接。
[n0055] 具体而言,为了避免储气罐10被下支架30存在的连接棱角划伤,本实施例在支撑部302与固定部301的连接处设置倒圆角,即第一圆弧过渡部305,并且,在第一连接部304与第一圆弧部303的连接处也设置倒圆角,即第二圆弧过渡部307。
[n0056] 具体而言,为了提高下支架30的强度,进而提高储气罐安装结构的强度,本实施例在支撑部302与固定部301之间的第一圆弧过渡部305处焊接有加强筋306,加强筋306的右侧与固定部301焊接于一起,加强筋306的左侧与支撑部302焊接于一起。对于加强筋306的具体形状,本实施例可以不做限定,具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n005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和图6,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中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圆弧部303靠近第二圆弧部402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031,第一弹性件3031的形状与第一圆弧部303相适配;固定部301靠近第一连接部304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011,第二弹性件3011的形状与固定部301相适配;第二圆弧部402靠近第一圆弧部303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弹性件4021,第三弹性件4021的形状与第二圆弧部402相适配。
[n0058] 具体而言,由于圆弧形储气罐的表面一般比较光滑,为了提高储气罐10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准确度和稳定性,本实施例在储气罐10与上支架30和下支架40接触的部件上设置弹性件,具体地,在第一圆弧部303靠近第二圆弧部402的表面(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031,第一弹性件3031的形状与第一圆弧部303相适配;固定部301靠近第一连接部304的表面(左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011,第二弹性件3011的形状与固定部301相适配;第二圆弧部402靠近第一圆弧部303的表面(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弹性件4021,第三弹性件4021的形状与第二圆弧部402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弹性件3031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圆弧部303和支撑部302的部分上表面上,对于第一弹性件的具体设置位置,本实施例可以不做具体限定。并且。对于各弹性件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粘贴、硫化等方式,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
[n0059]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件3031、第二弹性件3011和第三弹性件4021的材质为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n0060] 具体而言,由于丁腈橡胶、硅橡胶和氟橡胶都具有耐磨性较高、粘接力较强、耐热性较高、可变形等特点,本实施例的三个弹性件的材质均可以采用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中的至少一种,当然,不局限于举例的这三种,也可以为其他的橡胶材质,本实施例对第一弹性件3031、第二弹性件3011和第三弹性件4021的具体材质可以不做限定。
[n0061]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至5所示,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或者,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铰接;下支架3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41,上支架40与第一安装孔304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031;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3041和第二安装孔4031,以连接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
[n0062] 具体而言,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这样,可以方便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的安装与维修,或者,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铰链连接,为了便于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的安装与维修,此处的铰链优选可拆卸的铰链,具体的,铰链的第一翼片可以与上支架40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铰链的第二翼片可以与下支架30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当然,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的具体连接关系不局限于举例的两种,也可以为其他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对此可以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铰链也可以不可拆卸,这样,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下支架30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如此情况下,储气罐10的具体安装过程为:首先,将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分开,将储气罐10放置到下支架上,然后,在将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扣合,最后,将上支架40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30的端板201上,就可以完成储气罐10的安装。
[n0063]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下支架30的另一端(第一连接部30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41,如图5所示,上支架40的另一端(第三连接部40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031,当上支架40与下支架30扣合后,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安装孔4031与第一安装孔3041的位置相对,然后,可以通过第一螺栓穿设于第一安装孔3041和第二安装孔4031,然后在通过第一螺母进行拧紧,这样,就可以使上支架的另一端(第三连接部403)与下支架的另一端(第一连接部304)紧固连接于一起。
[n0064] 进一步的,如图2和3所示,上支架40的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
[n0065]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上支架的一端(第二连接部40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4011,支撑梁20的端板201上在与第三安装孔4011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安装孔,然后,可以通过第二螺栓穿设于第三安装孔4011和第四安装孔,再通过第二螺母进行拧紧,这样,就可以使上支架的一端与支撑梁紧固连接于一起,上支架40的一端与支撑梁20为可拆卸连接。
[n0066] 需要说明的是,两个紧固件优选螺栓(自带配合螺母),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紧固件,例如螺钉,如果紧固件选用螺钉,安装孔上需要设置与螺钉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本实施例对两个紧固件的具体结构可以不做限定。
[n006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支架4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翻边404,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第二翻边405,第一翻边404、第二翻边405背向下支架30的方向延伸。
[n0068] 具体而言,为了增加上支架40的强度,从而增加储气罐安装结构的强度,本实施例的上支架4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前侧边)和第二侧边(后侧边),上支架的第一侧边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翻边404,第一翻边404背向下支架30的方向延伸,同样的,上支架40的第二侧边沿高度方向设置有第二翻边405,第二翻边405背向下支架30的方向延伸。
[n0069]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n007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气罐安装结构,用于将储气罐安装于车辆底盘的支撑梁上,储气罐安装结构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通过将下支架的一端与支撑梁固定连接,将上支架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上,然后,将上支架与下支架扣合,这样,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可以形成安装储气罐的容纳空间,在储气罐放置于容纳空间后,再将上支架的另一端与下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即完成了储气罐的安装。可见,本实施例的储气罐安装结构的便利性高,安装储气罐时所花费的时间短,并且,可以避免在安装储气罐时对储气罐造成损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n007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可以包括:上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中,储气罐安装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n007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通过储气罐安装结构将储气罐安装于车辆底盘的支撑梁上,储气罐安装结构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通过将下支架的一端与支撑梁固定连接,将上支架的一端可拆卸的连接于支撑梁上,然后,将上支架与下支架扣合,这样,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可以形成安装储气罐的容纳空间,在储气罐放置于容纳空间后,再将上支架的另一端与下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即完成了储气罐的安装。可见,本实施例的储气罐安装结构的便利性高,安装储气罐时所花费的时间短,并且,可以避免在安装储气罐时对储气罐造成损伤而引起的经济损失。
[n007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用于将储气罐(10)安装于车辆底盘的支撑梁(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安装结构包括:下支架(30)和上支架(40);
所述下支架(3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支撑梁(20)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架(40)的一端用于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梁(20);
所述上支架(40)与所述下支架(30)扣合,以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储气罐(10)的容纳空间,所述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30)的另一端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0)从一端到另一端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301)、第一圆弧部(303)和第一连接部(304),所述上支架(40)从一端到另一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01)、第二圆弧部(402)和第三连接部(403);
所述固定部(301)用于与所述支撑梁(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01)用于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梁(20);
所述上支架(40)与所述下支架(30)扣合,所述第二圆弧部(402)与所述第一圆弧部(303)形成与所述储气罐(10)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三连接部(40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04)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架(30)还包括支撑部(302),所述支撑部(302)位于所述固定部(301)与所述第一圆弧部(303)之间,且与所述固定部(301)呈夹角设置;
所述上支架(40)与所述下支架(30)扣合,所述第二圆弧部(402)与所述固定部(301)、所述支撑部(302)和所述第一圆弧部(303)形成与所述储气罐(10)的形状相适配的容纳空间。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02)与所述固定部(30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圆弧过渡部(305),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部(305)处焊接有加强筋(306),所述加强筋(306)分别与所述固定部(301)和所述支撑部(302)焊接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部(303)靠近所述第二圆弧部(402)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弹性件(3031),所述第一弹性件(303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圆弧部(303)相适配;
所述固定部(301)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304)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弹性件(3011),所述第二弹性件(3011)的形状与所述固定部(301)相适配;
所述第二圆弧部(402)靠近所述第一圆弧部(303)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弹性件(4021),所述第三弹性件(4021)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圆弧部(402)相适配。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3031)、所述第二弹性件(3011)和所述第三弹性件(4021)的材质均为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中的任意一种。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3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连接,或者,所述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30)的另一端铰接;
所述下支架(30)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41),所述上支架(40)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041)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4031);
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304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4031),以连接所述上支架(4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架(30)的另一端。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0)的一端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支撑梁(20)。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4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翻边(404),所述第二侧边上设置有第二翻边(405),所述第一翻边(404)、所述第二翻边(405)背向所述下支架(30)的方向延伸。
[0010]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储气罐安装结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2314U|2021-10-01|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04340897U|2015-05-20|一种汽车的顶行李架总成以及汽车
CN204827727U|2015-12-02|一种汽车空滤器的固定支架
CN212797081U|2021-03-26|一种汽车前梁上片
CN210851919U|2020-06-26|汽车控制臂、悬架系统及汽车
CN214451351U|2021-10-22|Ccb支架及汽车
CN202716721U|2013-02-06|汽车发动机支座支架
CN210714818U|2020-06-09|一种催化器支架结构
CN212604463U|2021-02-26|一种汽车悬置安装结构
CN210116585U|2020-02-28|一种用于汽车的方便安装的加强块
CN211943539U|2020-11-17|车用结构件
CN212648397U|2021-03-02|汽车电池及汽车
CN106828688A|2017-06-13|一种摩托车后坐垫总成
CN207683440U|2018-08-03|一种车用脚踏支撑管总成
CN212708927U|2021-03-16|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后处理器总成固定的环箍
CN206243019U|2017-06-13|一种汽车后尾灯连接支架总成
CN212898679U|2021-04-06|一种车辆排气管支架及车辆
CN214564948U|2021-11-02|一种可调式的尾灯安装结构
CN213565460U|2021-06-29|一种新能源电动卡车的充电插座安装结构
CN211684853U|2020-10-16|安装组件、前组合灯总成和汽车
US20210111456A1|2021-04-15|Lower box body and battery box
CN207190771U|2018-04-06|一种重载电动牵引车辅助电池安装机构
CN213354609U|2021-06-04|一种装配式的空气悬挂与车架连接结构
CN211519872U|2020-09-18|一种固定支架及机载设备固定装置
CN211196067U|2020-08-07|汽车控制面板支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493382.XU|CN214332314U|2020-11-02|2020-11-02|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及车辆|CN202022493382.XU| CN214332314U|2020-11-02|2020-11-02|一种储气罐安装结构及车辆|
[返回顶部]